以色列在非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以色列外交部长吉迪恩·萨尔在 X 平台上的一篇帖子中宣布,“以色列重返赞比亚。以色列重返非洲。”他专程飞往赞比亚参加此次活动并主持了剪彩仪式。毫无疑问,对萨尔来说,这意义非凡,尤其是在以色列因对加沙地带的毁灭性打击而遭到世界各国孤立之际。以色列媒体盛赞此举是一
以色列外交部长吉迪恩·萨尔在 X 平台上的一篇帖子中宣布,“以色列重返赞比亚。以色列重返非洲。”他专程飞往赞比亚参加此次活动并主持了剪彩仪式。毫无疑问,对萨尔来说,这意义非凡,尤其是在以色列因对加沙地带的毁灭性打击而遭到世界各国孤立之际。以色列媒体盛赞此举是一
采访詹姆斯的记者Dave McMenamin向詹姆斯展示了一张自己今夏在赞比亚旅游期间,从一条郊外小路上拍摄的照片,他偶遇一个男人身穿由詹姆斯多款球衣拼接而成的23号詹姆斯球衣。
话说回来,非洲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年越来越复杂,一开始大家觉得中国来投资是好事,能修路建桥啥的,可慢慢的,很多本地人开始嘀咕,说中国人过来不光带钱,还带了一堆麻烦,硬生生地把他们的日子搅得天翻地覆。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正处于建国后急于恢复经济的贫困时期。但就在这一特殊时期,我国却决定出资近10亿,为赞比亚和坦桑尼亚修建坦赞铁路。那么在自己囊中羞涩的时候,我们为何选择为他人慷慨解囊?如今50年过去了,坦赞铁路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
巴拿马正准备与第一量子矿业公司(First Quantum Minerals)就可能重启其关闭的科布雷巴拿马铜矿(Cobre Panama)展开谈判,预计该矿将于今年年底或2026年初重启。
但不可避免的是,事发后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对此中企方面并没有回避,或者是不认账,他们积极联系当地协商,愿意给出相应的赔偿,这件事到这里本应就此结束了,可谁知对方却狮子大开口,要求中国出800亿美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后的处理结果如何?
可让人更惊掉下巴的,是事故还没厘清责任,部分当地民众和相关代表就火速启动索赔程序,直接开出800亿美元的“天价账单”,这比赞比亚一年的GDP还多了两倍。
近期,一则“中企在非洲遭800亿美元天价索赔”的消息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事件缘起于2025年2月,赞比亚铜带省谦比希地区一座尾矿坝发生坍塌,大量含有氰化物、砷、铀及其他重金属的酸性矿浆涌入周边河流,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9月12日,近200名
我当时就去查了下,发现赞比亚去年的GDP也就290多亿美元。换句话说,这帮老哥一张嘴,就要这家中企赔出赞比亚全国人民不吃不喝干三年的总产值。
9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以罕见强硬姿态回应"赞比亚居民向两家中国企业索赔800亿美元"事件。这一数字瞬间点燃国际舆论场,但事件的真相却远超表面的喧嚣——从尾矿坝溃坝后的紧急抢险,到赞比亚政府的公开力挺,再到索赔金额的戏剧性演变,这场风波折射
近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9个国际组织的约800名嘉宾汇聚十三朝古都,为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共同关心的议题建言献策。
9月20日的东京田径世锦赛赛场,又一次因为美国队的申诉炸开了锅。作为男子4×400米接力的奥运冠军、三届卫冕冠军,他们在预赛里犯了低级的交接棒失误,最终只拿到小组第六、总成绩第十二的名次——这个成绩不仅比不上中国队,连晋级决赛的边都摸不到。可谁能想到,本该打包
近日,一则“赞比亚北部数百名居民向两家中国企业索赔800亿美元”的消息在国际舆论场上掀起波澜,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切身利益,更牵扯到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以及中非合作关系的发展走向。
赞比亚卫生部长伊莱贾·穆奇马18日表示,自8月5日该国北方省姆普隆古区报告首例霍乱病例以来,本轮霍乱疫情累计确诊病例已达174例,包括两例死亡病例。
“150万吨毒泥冲进河,4.2亿转眼变800亿索赔,这数字比赞比亚全年GDP还翻三倍,听着像天方夜谭。
9月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论坛以“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9个国际组织的约800名嘉宾参会。
格隆汇9月18日丨中国有色矿业(01258.HK)公告,公司注意到,近期有媒体文章就集团附属公司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尾矿坝溃坝事件作出指控。对于该事件,已在中期业绩公告部分进行了披露。针对该事件相关情况,公司现做进一步澄清:背景2025年2月18日,谦
去年12月,一名清洁工报告听到怪声后,两名男子继而被捕。 当局称,他们被发现持有一只活变色龙和其他“各种饰物”,包括一块红布、一团不明白色粉末和一条动物尾巴。
没啥拐弯抹角的,坦赞铁路确实还在。中国logo还在铁路上显眼地挂着,但这条让无数人流汗流泪的钢铁长龙,目前依旧不得不靠中国“输血”维持,把赤字过日子当成常态,听着像是个不太成功的故事。可如果只看账面数字,这条路早该被砍了,没人再惦记什么“友谊之路”。一想,这事
17岁,我跟随哥哥到非洲闯荡,准备靠自己为生活闯出一条路。谁曾想,我创业还没开始,就被确诊为新冠。